《甲子甲子》:醉是温润故乡情
在研究公安文学发展进程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许多公安系统作家的笔下,呈现着丰富的、鲜活的,充满个人体验和个人情感的地域风情。
而在我们的想当然中,公安作家是应该关注那些硝烟弥漫之处的惨烈和悲壮的,是应该在作品中恣意抒发他们强烈而刚硬的情绪的。 他们的柔软,他们的多情,他们对亲人和故土的留恋,都似乎与我们对他们的认识相悖。
这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就此举出许多例证:如曹乃谦,如龚桂华。 前者厮守山西大同,创作出《到黑夜想你没办法》等名著,以浓郁的山西风情震撼文坛,得到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青睐。 后者钟情于广西桂林的旖旎山水,写出《世情》《寒秋》《苦窑》等长篇小说,将广西风情民俗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的成就,甚至一度引发了文学界关于公安作家定义的争论,公安系统作家应该不应该表现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那方热土,应该不应该把笔墨倾注在与他们的职业似乎相去甚远的山水与亲情之间?近年来,公安散文创作非常活跃(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我们这里所说的公安散文,特指由公安系统作家创作的散文作品)。
在进入我们视野的优秀的散文作品之中,描绘乡情风貌的作品就更显突出,甚至有相当部分作家是专门书写这类作品并以这类作品闻名的。
这种现象使我们不得不去关注与思考,因为这是一个关乎于公安文学创作某种发展走向的问题。
有人可能会对我们这样的研究嗤之以鼻。
他们会说:这难道也是问题吗?古往今来,任何作家不都是这样去写的吗?哪一位作家笔下不曾留下过对自己家乡的依恋?不曾表达过自己对亲情、对爱情的憧憬?又有哪一位作家在创作中能够离开个人生活的浸染和积累?难道公安系统的作家们,有什么特别的吗?说对了,公安系统作家确实有特别之处,特别就在于在“作家”这个名称前面加上了“公安”这个重要的前缀。
行业文学是某些评论家不太认可的一个概念,但却是现实中一个客观存在。
行业文学的创作主体,以本行业的从业者为主,而本行业是行业文学的主要表现对象,亦是行业文学创作的土壤。
由此可见,公安系统作家的创作主题,无疑应该是波澜壮阔的公安斗争生活。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重要问题,即公安工作不是一个简单的、独立于社会的普通行业,它的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任何其他行业都不能比拟的。
因此,公安文学是行业文学又不仅仅是普通的行业文学,很多时候它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是深入观察社会的窗口,是探寻人性奥秘的管道。
在公安作家们的笔下,不应该仅仅只有侦查办案的火爆和社会治安管理的精细,而应该更多地有通过对公安工作的描写而对社会全貌的观察与思考。
从这个角度说,公安作家们对自己生活的地域、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自己的童年和成长经历,有着深厚的兴趣和写作欲望,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也是应该鼓励的。
我们更应看到,正是因为从事着充满艰辛和牺牲的公安职业,正是因为目睹着太多的悲壮与痛苦,公安作家们内心对平安与幸福,对亲情与友爱,对自己成长的故土和守卫着的地域会有更多更深的眷恋与感触。 作为书写者,他们对此题材的心血倾注,更是真情流露,更加深沉凝重,更加具有独特的认知与思考。
这样的例子可以顺手拈来。 除了德高望重的曹乃谦与龚桂华,我们还读过吴东林的《红土地》,读过崔楸立的《满江红》,读过连忠诚的《村庄的遗物》,读过林纾英的《守望》和张新军的《草房子》……现在,我们又读到了李晓达的《甲子甲子》。
应该说,晓达的作品触发了我的思考,使我对公安作家的乡土题材创作认识更加清晰。
工作在广东省公安机关的李晓达是个青年作者,八零后。
但他对家乡甲子镇的回顾,却细腻、深沉而且厚重,充满了感情。
他自己说:“我还很年轻,年轻得没有资格诉说乡愁。 可是离开了,还有怀念,便是一种惆怅的眷恋。
”这一段话,已经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心情。
离开家乡,离开亲人,作者参加了公安工作,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从此承担起工作和生活的沉重压力。 惆怅便悄悄生出,思念便慢慢发酵,工作中的严峻便与回忆中的温馨形成强烈的对比。
这催生了年轻作者的创作欲望,也展现开一名人民警察的美好心灵。
晓达的文字亲切而朴素流畅,读他的作品如同听一位智者在向你娓娓道来。
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出身于一个和睦的乡村知识分子家庭,美丽的乡村,亲切的邻里,文化的熏陶,都塑造着一个健康而积极向上的灵魂。
更加难得的是晓达对事物观察的细致与准确,这是成为一个优秀作家的必要前提。
如我们前面所说,作为一名公安作家,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必然在高强度工作的挤压下,在书写者的脑海中被强化,被美化,这种强化和美化,不是无来由的虚构,而是真实的放大,是在生活的基础上更细致而精准的描摹。 因此我们提倡公安系统的作家们在为事业而歌、为战友而歌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为自己的成长,为自己的故乡,为自己生命里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留下印迹。 我们相信这种印迹必然是充满生命的活力的,是充满对生活的礼赞的,是一个公安作家献给祖国和人民的颂歌。
李晓达的创作再一次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脱离生活的沃土,作家将一事无成。
晓达的创作还刚刚起步,但已经走在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希望他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故乡的山山水水是令人陶醉的,那种温润,那种绵长,那种挥之不去的思念,永远是公安作家心灵中的另一处柔软。
(张策,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
(责任编辑:admin)